何以知其蓄在下焦?详注自汗条,须互相查考。
凡产后发热,若舌謇唇急,手指微动,便急作风疗之。川乌南星半夏(并生)天麻(去芦,等分)上为细末。
奈后人见同在篇中,不究何者为阴,何者为阳。凡疟方来于正发,不可服药,服药在于未发两时之先。
症兼阳明,加升麻、干葛;兼少阳,加柴胡;若外感风寒发柴胡干葛荆芥薄荷黄芩玄参石膏知母甘草桔梗防风此治阳明少阳,先伤积热,又冒表邪,郁于上焦,咽喉作痛。 因此悟得欲清肺中邪结,必要开肺清肺,二味同用,则肺中之邪始出。
上部痛,加防风、荆芥、白芷、川芎;下部痛,加防己、秦艽、黄柏。虽为内寒外感,表里之分之所制,实非仲景表里麻黄、桂枝、姜附之的方也。
若误汗之,则发热恶寒,又复误下,心下痞满,阴阳两伤而恶寒。)忽然迷仆,舌强不语,喉中窒塞,噫噫有声,谓之风;(身软有汗则生。